为识字教学插上轻松快乐的翅膀

2023-04-24 612
分享到:

为识字教学插上轻松快乐的翅膀

张凌燕

中央电视台著名的节目主持人马东摇身一变,成了爱奇艺的首席内容官。前不久,他在接受《三联生活周刊》的采访时,尖锐地谈到:“汉字英雄”折射出语文教育问题。如果不是今天人们在汉字使用上普遍都出现了一些问题,让人们在理解汉字时出现难度,它是不会被当成一个电视节目呈现出来的。

无独有偶,在“汉字英雄”这档节目横空出世的同时,一档名为“中国汉字听写大会”的节目也被中央电视台强档推出,这两个节目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“汉字”。随着媒体关注程度的提高,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——汉字,在这个浮躁喧哗的时代,重新回到了公众的视野。

我们且不论节目制作的如何,也不去谈当下汉字书写能力的退化,单从小学低段的年段目标来看,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,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便是我们每个低段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。如果教学方法不恰当,不能紧紧把握新课程理念下的识字教学的要求,无效多,费时多,收效却甚少,最后只能导致识字教学效率低下,前景令人担忧。

一、识字的坡度性。

从孩子的认知规律中我们不难发现,小学生对知识的获得是由形象到抽象,由感兴趣到主动探究,循序渐进的。其实,凡事都有个过程,瓜熟才能蒂落,水到方可渠成。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,生字的识记也应有一定的坡度,从浅到深,从兴趣到能力的形成。

进行识字教学时,不宜直接出示单个的且没有注音的生字。这样做,一来对于一些识字量少的孩子来说,来得太陡,难度太大,更会令他们对识字感到恐惧;另外,这也不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,不利于生字的识记。

一般来说,可以先按课文的结构,决定采用集中识字或是分散识字。但无论哪种方法,都可以先让注了音的词语和孩子见面,尽量降低识字难度,让所有的孩子愿意主动参到识字活动中来,而且拼音还可以用来为生字正音,帮助读准字音。随后,再去掉拼音随机检查一下识字情况,如果大多数的孩子都掌握得比较好了,就可以出示单个的生字了。在识记单个的生字时,仍然应该先出示注音的字,然后再根据学习情况去掉拼音进行扩词练习,这其实也是对新字的一个巩固和运用。

从词过渡到字,再让学会的新字回归到句子或文章里,生字就是这样在不同的坡度中,反复与学生见面,从而达到记得又准又牢的效果。

二、识字的多样性。

在孩子眼里,方块形的汉字看上去点点画画,不免有些枯燥。特别是一些老师就字教字,让学生单纯机械识字,更让人觉得淡而无味。所以,识字教学时,教师要注重挖掘文字本身的内在意义,让他们感觉汉字学习起来非常有趣,同时更要摸索出合乎儿童认识规律的教学方法,使识字教学充满童真和童趣。

加一加:如,口+拍=    门+市=

减一减:如,棋-木=    球-王=

换一换:如,故——胡     铅——沿

归类识字:花   

比较识字:尤——龙     木——术

猜字谜:如,宝贝张口。(呗)    眼目流水。(泪)

编儿歌:如,工厂里面过夏天——厦    市长站在门里面——闹

编顺口溜:如,田里禾苗多又多,移,移,移。 火山爆发,灿,灿,灿。

联系生活实际:如看到“新华书店”的招牌,记住“新”字。吃过的零食包装袋上有“薯愿”,就记住了“愿”。

用父母或同学的姓名:周某某同学的姓让大家记住“周”。

做动作:一般要选择一些比较形象的,且适合用动作来识记的字,如弹、喂、吸、抱等。

组词:譬如一些笔画繁多,且不易以其它方式识记的,组词也可以作为一种办法。如,察——观察,橘——橘子。

还有一种能增近孩子对汉字亲近感的识字方式,那就是字理识字了,如:


111.jpg

 字理识字通过字理分析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来龙去脉,使其在儿童眼里变成了一幅幅图画,一个个故事,这就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,使之怀着一种探究的心理去了解汉字的真谛。

形式多样的识记方法,不仅能大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,最大限度地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认知,采用多元化的识记方式,根据汉字的特点,抓住汉字音、形、义的关系,更重要的是,在这种情境下,学习汉字就成了学生内在的需要,对识字的兴趣倾向自然而然就形成了。

三、识字的趣味性。

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段的识字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,有主动识字的愿望。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,充分运用多种识字方法,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,增强识字学习的趣味性,深入浅出、形象生动地进行教学,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。

开火车:这是低段识字教学中最常用,最高效的一种游戏。它既能调动气氛,又能快速地检测学生生字掌握的情况。一般是逐人以竖列形式依次往下开,其实还可以让学生两两成行,开“双轨列车”。更甚者,你还可以设计“超级列车”,让孩子们以整个竖列或横列为单位,前后左右立体式地滚动开。这样,你会发现看似平淡无奇的小游戏,却能开出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
送信:根据生字的多少选择1——2名学生当“邮递员”,拿着“信”(生字卡片)在儿歌中(叮铃铃,叮铃铃,邮递员来送信。不怕风,不怕雨,把信送到你手里。)快速“派件”。收到“信件”的孩子带着卡片走上讲台,排成一列,将生字组成词语读给大家听。(这个游戏一般适合巩固复习生字阶段使用。)

摘苹果:教师提前在黑板上画好苹果树,将生字贴在苹果上,请学生摘下自己认识的生字进行扩词练习。

送“字朋友”回家:正确读出自己做的生字卡片上的“字朋友”,将其送往相对应的“拼音小房子”里。

类似这样的小游戏还有很多,教师可以借助这些趣味盎然的活动,将学与玩不着痕迹地融入一体,使教学过程活泼一些,轻松一些,高效一些。

四、识字的侧重性。

识字教学,不宜面面俱到,而应该有所侧重。一字不落地讲,教学时间不允许,也不大有这个必要。一节课中,不可能字字都是重点,字字都要深挖,简单的字简单讲,复杂的字智慧讲,特别的字趣味讲,容易混淆的字清楚讲,一目了然的字省略讲。

我们不但要备课,还应备字。哪些字详讲,哪些字略讲,都要心中有数。没必要提出来在全班交流讲解的字,便可以将它们弱化,放进同桌或小组合作中学习,借此提高识字效率。

 

(本文曾获德阳市小语论文评比一等奖)

作者单位:德阳外国语学校小学部   618000